手機拍照對當代而言,或許比打電話發短信還要頻繁,可是拍照并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簡單,想拍一張照片很輕松,但想拍出一張讓人眼前一亮的照片可是很難的,而且按照我們目前的手機配置而言,其實是過剩的,因為很多人都沒能將手機拍照的效果完全的發揮出來!今兒我們不聊有的沒的,就單說一點,手機拍照,是橫著拍好,還是豎著拍好!
其實從手機的第一感覺上我們就能知道,手機的大小正好是我們一只手能夠握住的,相對來說,豎著握要比橫著拿輕松一些,所以豎起來拍攝是最能滿足用戶舒適性的,而且也是最能滿足他人的觀看體驗的,因為我們豎著拍攝,別人看到的就是豎著的,如果你是橫著拍,別人想要看仔細,也就需要將手機橫著看,那問題來了,拍照是豎著拍才好嗎?
接下來小編就來告訴你用手機拍照時,「橫」著拍還是「豎」著拍。
在日常街拍中,采用豎構圖前景會有非常明顯的拉伸效果。
而換成橫構圖,畫面比例看起來會更加自然。
橫構圖與豎構圖具有不同的透視關系,大家都知道手機相機設置中有4:3、16:9、全屏、1:1,它們橫過來拍跟豎過來拍會有什麼不一樣呢?
今天這篇文章就來好好跟大家聊聊不同比例下的橫構圖與豎構圖。
■ 4:3比例
很多人在設置照片比例的時候會誤以為「全屏」是拍攝畫面最廣的比例。
事實上「4:3」才是拍攝最廣的比例,其它比例均只是在4:3的基礎上進行裁剪。
「4:3」最大的優勢是能 容納更多的景物,而且橫向與豎向比例也較為接近, 畫面看起來更為緊湊,這在某些攝影題材中有比較大的作用。
「4:3」非常適合拍攝一些比較嚴肅的攝影作品,比如大家比較喜歡的紀實攝影。
紀實攝影記錄元素與元素之間的關系,「4:3」的橫向構圖能更充分的展現這種空間關系,讓畫面元素之間產生更為緊密的呼應。
比如冷暖對比的人物。
@Niyko旅行記
比如孤獨的老人與熱鬧的人群等等。
@江曉平Jiangxiaoping
「4:3」能將不同的元素以一種比較緊湊的形式呈現出來。
「4:3」適合表現橫向空間,而「3:4」的豎構圖則適合表現「從近到遠」的空間感。
例如拍攝城市車軌,利用「3:4」構圖能更好的表現車軌由近至遠的遞進關系,比起橫構圖有更好的節奏感。
@night_trails
「3:4」也是最接近感光元件尺寸的比例,理論上來說它的畫質也是最好的。
很多經典的肖像作品也都是采用「3:4」,不管是人物的皮膚質感、眼神,還是人物身上的掛飾都能被清楚的表現出來。
@rico.reinhold
■ 16:9比例
「16:9」很接近人眼的觀看習慣,所以很多電子屏幕都做成16:9的比例。
在風光攝影中「16:9」會給人一種 視野寬闊的感受,比如拍攝大海,「16:9」能更好的表現水平線以及一望無際的海水。同一張圖片「4:3」看起來就不那麼明顯。
而「9:16」的豎構圖則比較適合展現線條感,比如樹干、身線、高樓、橋梁等等。
@siberianvolk
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,很多直播平台都是豎屏。不管是人物特寫還是全身出鏡,豎屏會讓人看起來更加顯瘦。
越窄的畫面,線條感就越突出!如果想把女朋友拍得顯瘦,建議你采用「9:16」的豎構圖拍攝。
@pexels-wesley-carvalho
而如果是低角度仰拍表現建筑的高聳,「9:16」無疑是最適合的,用來發朋友圈也會獲得更多人的點贊。
一方面是手機的屏幕是豎向的,瀏覽起來更加舒適。另一方面「9:16」比「3:4」會讓建筑看起來更加緊湊高大,給觀眾帶來更強烈的視覺沖擊力。
■ 全屏比例
不同型號手機全屏比例會略有不同,但畫面表現特點都一樣。
橫向全屏比例在視覺上接近于電影畫面,由于上下的裁剪,畫面會給人一種寬廣視覺觀感,如果給全屏比例的照片加上黑邊就有一種電影畫面的feel。
在海邊、草原、沙漠這種場景,全屏比例的上下壓縮,更能展現一種寬闊的視野。